在淮安市清江浦区黄码港,无人机驾驶员袁梓皓操作FC-30运载无人机,将生活物资精准送达船民手中。这条“空中快线”自1月投入使用以来已飞行近300架次,载着30公斤的米面油,破解了港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已活跃在淮安各个角落,从港口配送、农林植保到景区共享项目,低空经济正从概念飞入现实,以科技之力提升着城市管理与生活效率。

摄制:徐琦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许超】
在淮安市清江浦区黄码港,无人机驾驶员袁梓皓操作FC-30运载无人机,将生活物资精准送达船民手中。这条“空中快线”自1月投入使用以来已飞行近300架次,载着30公斤的米面油,破解了港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已活跃在淮安各个角落,从港口配送、农林植保到景区共享项目,低空经济正从概念飞入现实,以科技之力提升着城市管理与生活效率。

摄制:徐琦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