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革命 共绘智能教育新图景——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专题交流会在杭州开幕-新华网
2025 10/19 11:25:06
来源:新华网

聚焦课堂革命 共绘智能教育新图景——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专题交流会在杭州开幕

字体:

  10月18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发中心主办、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绿城教育集团协办,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杭州绿城育华亲亲学校承办的“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专题交流会——未来学校中的课堂革命:融合·亲历·智创”在杭州绿城育华亲亲学校盛大开幕,交流会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创新实践,推动课堂变革,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

  开幕启新,情景剧展现未来课堂雏形

  18日上午,大会在亲亲学校管弦乐团与合唱团带来的交响乐《茉莉花》中拉开序幕。

  在开幕式环节,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局长吴文星、绿城教育集团总校长黄建明分别致辞,一致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推动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动力,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动拥抱智能时代,共创教育新生态。面向智能时代,教育不仅是基础和支撑,更是源头和先导。“我们要紧紧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通过其教育应用和创新,改变学生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改变学校治理以及改变教育生态,为教育发展扩优提质注入新动能。”

  开幕式后,学生表演情景剧《火星资源采集运输》,生动呈现了跨学科融合、个性化学习、技术赋能与创新创造未来课堂特征。剧中不仅展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学习、虚实交互等前沿场景,也传递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参会者勾勒出课堂革命的生动图景。

  专家云集,探索科教融汇的智慧教育

  在专家汇报环节,各方代表从科教协同育人、课程教学改革、教师教研转型、教育评价创新等角度出发,共同探讨如何加强人工智能和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大会主持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发中心郑豪杰主任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探索未来课堂样态的重要使命。

  针对教研工作,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课程改革已进入“单元时代”,教研应转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模式,借助AI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

  围绕课堂质量评价体系,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指出传统评价体系亟待转向“育人—诊断—选拔”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评价,AI技术能实现从静态结果评价到动态过程评估的跨越。

  在探索项目化学习与常态课堂深度融合的议题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夏雪梅研究员认为关键在于设计高质量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她指出,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是引导学生为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创造性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而AI在其中应成为学生探究的“协同思考伙伴”,而非标准答案的提供者。

  杭州绿城育华亲亲学校校长陆颖,分享了学校亲亲爱思(AIs)课堂的创变历程。面对面对AI带来的多重挑战,学校围绕“融合、亲历、智创”三个关键词,变教学设计为融合理念下的学习设计;变单一的学习方式为丰富且适恰的学习方式;变有限的课堂空间为无限的学习支持,构建了亲亲爱思课堂的实践思路。

  思辨交锋,“大咖一席谈”激荡教育智慧

  在“大咖一席谈”环节,高校、科研机构、中小学的专家学者、校长及家长代表,围绕“学生自带智能终端进校园利与弊”“AI是学习的助力棒还是绊脚石”等争议性话题展开擂台式辩论。现场观众通过扫码投票实时参与互动,观点碰撞激烈,思辨氛围浓厚,展现出社会各界对AI融入课堂的多元思考与理性审视。

  课堂实战,四校联动展示未来教学实景

  在“直击未来课堂”环节,多所学校同步进行公开课展示:杭州绿城育华亲亲学校展示PBL-STEAM课程《建筑采光优化师》、初中历史课程《秦统一中国》;杭州市余杭区闲林小学展示科学课程《运动与能量》;深圳前湾学校展示小学语文课程《我与AI共话诗词》。这些课程分别从跨学科整合、人机协同、项目化学习等角度,呈现了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教学创新实践。课后,观课教师通过云端平台进行实时评课,专家现场点评,形成“教—学—评”闭环反馈。

  智能教育与课堂变革走向深度融合

  学校变革如何在一线课堂中扎根?作为扎根一线的实践者,绿城教育集团总校长黄建明的分享提供了具象答案。“‘人工智能+教学’在绿城的校园里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每一天的真实发生。”他介绍了杭州绿城育华亲亲学校从2016年推行BYOD(自带设备)进课堂,到架构数智素养九年培育体系,再到构建“爱思AIs课堂”模型的实践经历。在学校变革探索中,绿城教育始终坚持未来学校探索,从智慧校园建设到课堂革新,不断迭代,为与会者呈现了鲜活的“实践样本”。

  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专题交流会的首日议程,是一场高规格的智慧盛宴,更是一次面向未来课堂的集体探索。大会充分体现了“融合·亲历·智创”的核心理念,为全国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指引与路径参考。

  本次会议的举办,是对“人工智能+教育”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教育现代化图景的主动勾勒。明日,大会将围绕融合学习设计、AI学生评价、脑科学策略等议题开展平行论坛,持续推进智能时代课堂革命的深度对话与协同共创。(张舒/文 杭州绿城亲亲学校/图)

【纠错】 【责任编辑:朱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