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江苏苏州姑苏支行:守住百姓钱袋子,反诈在行动-新华网
2025 09/15 15:56:17
来源:新华网

农行江苏苏州姑苏支行:守住百姓钱袋子,反诈在行动

字体: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持续翻新、诈骗花样层出不穷,保障人民群众资金安全已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使命。农行江苏苏州姑苏支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全方位、多维度构建反诈联防联控机制,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机制先行,筑牢反诈“防火墙”

  姑苏农行持续完善内部反诈工作体系,建立由支行领导牵头、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反诈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可疑交易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同时,支行不断加强员工反诈能力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新型诈骗案例和风控政策,全面提升一线人员识诈、防诈和阻诈的专业能力。

  在日常运营中,姑苏农行严把开户审核、交易监测、资金流出等关键环节,充分利用智能风控系统实时监测账户异常交易行为,对高风险交易及时进行预警和核查,真正做到“技防+人防”双管齐下。

  警银协作,斩断诈骗资金链

  近日,一名四川籍男子来到农行姑苏城市广场支行,要求办理银行卡解冻业务。当值客服经理依规查询其账户近期交易明细时,发现一笔6000元入账存在可疑特征。在进一步询问资金来源时,该客户先是谎称是“回家看病的路费”,后又言辞闪烁,声称使用的是弟弟的手机,甚至以投诉相威胁。

  工作人员高度警觉,立即向上级行报告。经查询,该笔交易的转账人账户当天处于公安机关“保护性止付”状态。网点负责人果断启动警银协作机制,迅速联系辖区民警到场处置。警方初步问询并未发现明显破绽,就在调查陷入停滞之际,支行反诈专员敏锐回忆起客户曾声称转账来自“弟弟”,建议警方核查双方亲属关系。

  经警方深入调查,转账人实际常住常州,与该男子并无亲属关系。与此同时,上级行反诈专员成功联系上转账人,得知其正遭遇电信诈骗,已陷入骗局难以自拔,所幸农行及时来电提醒避免了更大损失。最终,通过警银高效联动,成功阻断了该起诈骗链条,保护了群众财产安全。事后,受骗客户对农行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专业高效的处理表示衷心感谢。

  火眼金睛,识破虚拟货币交易陷阱

  虚拟货币交易作为新型诈骗载体之一,隐蔽性强、危害性大。近日,客户荣某来到农行姑苏新市支行,要求提升个人借记卡交易额度。客服经理在核查账户流水时发现,自4月下旬起,该账户频繁出现由本人或第三方平台集中转入资金后,立即以100的整数倍分散转出至多个个人账户的行为,呈现“快进快出、分散转出”的典型可疑特征。

  系统显示,该账户曾多次触发公安局紧急高危预警。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荣某言语支吾,无法说明交易资金真实用途。经过运营主管进一步耐心沟通和政策宣导,荣某最终承认其资金往来涉及在非法平台上炒作“火币”等虚拟货币。支行随即启动风险应急预案,拒绝为其办理额度调整业务,严肃告知客户虚拟货币交易非法且风险极高,督促其立即停止此类行为,同时将情况及时上报公安机关处置。

  反诈宣传见效,客户主动求助阻骗

  预防诈骗,宣传在平时,成效显于关键时。日前,客户张女士焦急地来到农行苏州富强支行,称自己可能遭遇电信诈骗,请求银行为其账户提供紧急保护。原来,当天早上她在工作群中看到同事转发的所谓“社保局工资补贴”链接,网页显示可领取补贴2760元。在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一系列敏感信息后,正当等待验证码时,她突然想起曾在农行网点看到的反诈宣传内容,警觉这可能是个骗局。

  张女士立即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了口头挂失,并第一时间赶到网点求助。由于客户在我行尚有房贷业务,不便直接销户,客服经理迅速为其办理了账户限额调降至0.01元的保护措施,随后完成解挂、换卡及密码重置操作。工作人员还贴心地提醒客户,某些诈骗手段会诱导受害人申请网络贷款,并协助她核查是否存在未知的网贷合约。业务办理完毕后,张女士如释重负,对农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高效服务连连称赞。

  凝聚社会合力,共筑反诈防线

  近年来,姑苏农行不仅持续强化内部风险控制,还积极联合公安机关、社区、企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通过网点微沙龙、进社区讲座、线上知识推送、反诈观影、健步走等多种方式,普及防骗知识、揭露诈骗手法,全力提升市民风险防范意识。未来,农行姑苏支行将继续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不断优化反诈工作机制,加强技术防控能力,深化警银协作,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努力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贡献更多农行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史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