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浙江龙港“印”出绿色新未来-新华网
2025 08/23 09:06:00
来源:新华网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浙江龙港“印”出绿色新未来

字体:

  近年来,伴随着撤镇设市的改革步伐,作为浙江省龙港市龙头产业的印刷包装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新华网“聚焦高质量发展”调研团队走进龙港,透过一家家企业的亲身实践,观察这一传统产业如何破茧成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

  海报设计:战晓菁

  绿色转型,破局“淡季困境”

  走进浙江新振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的轻微嗡鸣声中混着大豆油墨的味道,一批批板仔书的半成品正从这家传统药包印刷企业的生产线上输出。

  从单一的药包印刷到多元的童书制作,新振印刷的跨界之旅背后藏着企业“成长的烦恼”。“长久以来,我们一度依赖药品包装单一业务,导致每年5-9月都要面临生产线闲置的‘淡季困境’,开辟新赛道填补空档迫在眉睫。”公司董事长黄体新道出了缘由。

  转机发生在2022年,企业看准板仔书市场的发展潜力,组建团队研发新工艺,打造数字化车间。采用环保大豆油墨印刷、运用圆角工艺、加厚纸板设计……为确保儿童阅读安全,一个个细微的变化很快就得到了市场的正面反馈。

  2025年7月3日,浙江新振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忙碌中。新华网发(龙港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的板仔书,年产值以20%-30%的速度增长,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华丽转变。”在黄体新看来,绿色转型带来的不仅是环保效益,更是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团队还在持续创新研发板仔书、香味书等儿童益智类产品,进一步拓展新市场。

  在龙港,像新振印刷这样积极寻求转型发展的企业不在少数。历经40余年的发展,龙港“印”业以多元化印刷方式和广泛印刷材质为基础,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如今正逐步走向绿色化、数字化。

  设备升级,撬动效能革命

  在浙江乘龙印刷有限公司,一场由先进设备引领的效能革命正在上演。“这些新设备各有‘专长’,不仅能减少工序的繁琐程度,还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日前,一台印刷新设备到厂,公司生产主管郑宗杰带着工程师们在车间里安装、调试、研究。

  面对印刷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乘龙印刷选择以设备之变激发企业新动能。今年以来,公司斥资6000余万元连续购入四台德国海德堡印刷设备,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2025年6月12日,浙江乘龙印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查看印刷品。新华网发(龙港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往印制一批高档礼盒要三台机器操作,有了新设备,一次就能完成烫金、UV、压纹等9道工序,效率和质量都大大提升了。”郑宗杰言语中透露出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期待。

  “如此大手笔的设备升级其实是被市场‘逼’出来的。”公司董事长杨介战坦言,过去印刷环节长期依赖其他厂家代工,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为跳出低价竞争的泥潭,他们从2024年起开始换赛道、添设备,将印刷环节全面收回自主完成。

  随着新设备陆续投入生产,乘龙印刷订单量较2024年实现了翻倍增长,还与不少国际连锁品牌及国内品牌达成服装包装合作。

  乘龙印刷的思索与行动是龙港“印”业转型升级浪潮中的一个生动缩影。温州豪格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也于2024年起开始改造建设10万级净化车间,并引进多台设备,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提档。“升级后,产能较之前实现快速增长,产品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还获得了更多海外客商的青睐和认可。”公司总经理黄晓花说。

  文创加持,激发创新活力

  如果说绿色转型和设备升级为龙港印刷业插上了翅膀,那么文创加持则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源泉。“文创与印刷的结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让这一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浙江晴耕雨读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开芬认为。

  凭借在印刷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创新活力,晴耕雨读成了这股文创潮流中的先行者。从为高校精心定制每一份录取通知书的匠心独运,到与全国知名文旅IP的深度合作,晴耕雨读将设计创意、个性特色与传统生产工艺有机融合,同步将龙港印刷的底气与实力带到了全国各地。

  2025年8月11日,浙江华旭实业有限公司打造的华旭绘本馆一隅。新华网发(龙港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浙江华旭实业有限公司则独辟蹊径,深耕儿童绘本领域,并与当地联合建设儿童绘本主题阅读馆,开启了印刷与文化跨界融合与多元发展的新阶段。短短几年间,由该公司原创并取得版权的儿童绘本达880多件。

  随着新赛道、新业态不断涌现,龙港市同步推出印刷包装业重塑计划等系列举措,引导链主企业带头攻技术、抢市场,不断打破产业发展瓶颈,助推印刷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从单一生产到多元创新,从粗放发展到绿色转型,从企业创新实践到产业改造升级,发展至今,龙港市印刷业已积攒起相关市场主体超4万家,从业人员达15万人,产业链条完备等深厚家底,乘着时代的东风,持续驶向更广阔的新蓝海、新未来。(胡炎桢 黄佳)

【纠错】 【责任编辑:朱翃】